九二感言(2017年第三期【天年源地】 )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6浏览次数:111



九二感言


 钟为永

 

 

    时光如流,岁月如烟,转瞬我已越过耄耋,步入鲐背之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九十二岁是生命征途上一个新高地,岁月的车轮是随着生命的轨迹而运转,花开自有花落时。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我将从容应对,力求活得超脱一点,潇洒一点,快乐一点,不愧对人生。

    九十余年来,饱经沧桑,历尽坎坷,荣辱得失,沉浮起落,多经磨砺。人生既有杏花春雨,也有寒风料峭;既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一切顺其自然。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走不完的独木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人生的价值在奉献,我无以奉献,四八年前后,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我曾在杭州多次参加由联谊会组织的对敌**斗争等活动,解放后,我只把教育事业奉为终身志愿,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她。六十余年来,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使命,殚精竭虑的工作,倾己所有,倾已所能,甘为人梯。教师有蜡烛的情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职业之爱,该比爱情来得更绵长、更幸福,人生的路走得也更踏实。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作奉献。

    一九六〇年春,上海师院(后改为上海师大)领导通知我,奉调北京中国科学院搞研究工作。其时,我刚结婚,我爱人金晟在浦东文建中学任教。因领导说尽可能早点去,我没有等她回来,只打了一个电话,便匆匆离沪北上了。这一走竟是十七年的夫妻分居。当时,国家还没有探亲假制度。连续三年春节我回不了家,第一个孩子出生我也回不来。直到“文革”以后,我方调回华东师大。这时,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岁数,岁月无情半白头,人生最美是青春。古人云:“千金买骏马,何处买青春。”这是时代使然,我无怨无悔。祖国的教育事业需要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我愿一辈子躬耕讲台,为祖国培育年轻一代。因此,我一直工作到七十岁离休。离休后继续带研究生多年,到了八十岁还给多个学院大学生、研究生上了两年党课。可谓献了青春献白发。白发争余年,让人生的晚霞放射出绚丽的色彩。

    人老了,最重要是身体健康,要活得有质量。我虽桑榆暮龄,但顽躯尚健,行动自如,并无老态龙钟,步履艰难,不妨跋涉。我在看报、养花之余,经常外出旅游,前年曾去九华山、黄山、合肥、北京等地;去年又到台湾、杭州、湖州等地。最近去了新加坡,那里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狮城名满天下秀,鸟鸣蝶飞堡更幽。”尽管这些都是旧地重游,但时移岁易,四季更迭,景色不同,风姿各异。有时旅游归来,对某些写作素材舍不得割爱,便写点游记之类,于笔耕中觅趣。

晚年生活充满着欢乐和幸福。家庭和睦,儿女孝顺,知足常乐。学校党委、人文与传播学院等领导对我们离休干部特别关爱。我九十华诞时,为我召开庆祝会暨我的学术研讨会,党委领导前来祝贺,我全国各地的研究生都来参加,为我献花,使我感动不已。桑榆晚景,夕阳嫣红,岁暮寒冬,温暖如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