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老养残”问题研究(2016年第二期【研究论坛】)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27浏览次数:65

让残障人安心,退休老人放心




束缚“文化养老”瓶颈问题的思考与
建立养老长效机制的路径探索
丁光勋 孙祥德 孙红海 周寒
 
提要:
“文化养老”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养老方式,它给都市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的健康,现已成为他们的时尚追求。“文化养老”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对其作一番思考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并为建立都市“文化养老”长效机制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文化养老” 瓶颈问题 思考和对策 长效机制 
路径
 
衣食足而文化兴,今天的都市退休老人,已经不满足于过上吃饱穿暖的安逸日子,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文化养老”方式是他们安度晚年的首选。因为这种养老方式使他们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对延年益寿起到促进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到许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对其作一番思考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并为建立都市“文化养老”长效机制的路径进行探索。
一、束缚“文化养老”的瓶颈问题
“文化养老”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养老方式,它不仅可以满足都市老人精神生活的需要,还能不断激励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最好体现。目前,“文化养老”已成为都市老人的时尚追求。由于都市老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造成了他们对“文化养老”认识上的误区、或是由于社会养老体系不能适应老龄人口增长的需要、或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机构管理缺失、或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应对老龄社会到来,社会文化心态准备不足等原因,阻碍了都市“文化养老”的发展,成为“文化养老”发展的瓶颈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都市老人对“文化养老”认识的误区
都市老人退休后,开启了他们人生的一段新生活。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养老观念,选择了积极的“文化养老”方式。当他们走出家门,享受“文化养老”带来欢乐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与社会、公众和他人的关系,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由于他们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以致在行动上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
一是抱团上老年大学,数年不“毕业”。在都市老人中,不少人以前没有上过大学,退休后,他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进老年大学学习,重新走进社会寻求自身价值,这种行动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老年大学生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三五成群,在一个专业中,一待就是34年,把上大学作为结交朋友的场所,享受交友的快乐。当前,在老年教育资源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由于他们长期占据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直接影响了其他都市老人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机会;
二是盲目攀比,不考虑自身的接受能力,一个人在一个学期中,参加多门专业的学习。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有诗词书画、数码摄影,影视欣赏,还有声乐器乐、戏曲舞蹈,还有太极瑜伽、裁剪烹饪,可谓雅俗俱全。然而,有一些老年朋友,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业务接受能力,也不顾自身的健康状况,盲目选择专业,在一个学期中参加 23门课程的学习,像这样只见数量不见效果的学习,根本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片面追求“高雅”,把欣赏芭蕾舞和交响音乐作为“文化养生”的第一选择。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形成的时间不长,一方面是对文化的需求水平较低,以文化作为休闲方式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缺乏社会和舆论的必要引导。另一方面是我国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场所、文化演出的队伍偏少,文化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养老”的需要。部分都市老年朋友被“炒作”牵引,片面追求“高雅”,比如:芭蕾舞只看《天鹅湖》;严肃音乐只听交响音乐等,这是他们在“文化养生”认识上的误区。
四是自由组合,无节制地参加户外运动。当下的都市老人“八十不算老,七十不算稀”,生命在于运动是他们生存的理念。有些都市老人误认为只要自己动起来、跳起来、跑起来了,就能延年益寿。于是她们就自由组合,不分时辰到公园跳舞唱歌。歌舞噪音影响了周边居民的休息,影响了放学回家做作业的孩子。更有甚者,有些大叔大妈们还把广场舞跳到了欧洲,给外国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歌舞噪音的污染和干扰,我国的一些城市采取了“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和“限设备”的做法。还有些老人无节制地参加晨练,不考虑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连续跑圈。笔者熟悉的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在操场上跑圈下来,感觉心脏有点不舒服,早饭后前往医院看病,结果就倒在了医院的大厅里。上述都市老人的那些举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文化养老”的推广实施。
2.各地社会养老体系不能适应老龄人口增长的需要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关心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纳入法律的范畴,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关心都市老人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任务。然而,随着都市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建立的社会养老体系不能适应老龄人口增长的需要,使“文化养老”的供给与需求缺失。具体表现是:
一是地方政府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目前,我国每天将会有2.5万人步入老年,都市退休老人会成为中国数量最庞大的群体,公共文化设施已不能适应都市老人的需求。据文化学者的研究, 2013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总量排名前三名的是:安徽、陕西和新疆:人均排名前三甲的是:宁夏、新疆和四川。从指数的排序和变化,各省市自治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又如: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2012年,在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排名第l,显示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文化服务要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分别排在第26、 27位,说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等机构数量上偏少,导致居民无法得到更多文化产品供应,对逐年增长的城市老年文化消费,更是无法顾及。由此而想的是,几年前,上海大剧院暂时闭院整修前,游客排上几小时的队,才能入院参观的那种壮观的场景,在人群队伍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的忽略,造成都市“文化养老”活动场所缺失,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老年文化养生增长带来的问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是各级政府养老机构职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员缺乏。其表现是:对“文化养老”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人员职业化不够,把养老工作当作附带工作来做:相关工作部门专业人员缺乏。据上海市的统计:2013年底,本市养老机构共有从业人员23877名,其中女性占了77.14%,而且外来务工人员是从业的主力。她们对文化养生既缺乏了解,又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对基层反馈上来的意见,无法去收集整理,政府有关部门也无法准确掌握“文化养老”的信息和需求结构。加之政府有关机构对“文化养老”没按专业要求管理,严重阻碍了都市养老工作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三是都市“文化养老”资源匮乏,文化养生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养老”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兴起的养老方式,由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养老资源并不丰富,很多城市开展的文化养老内容非常单调,覆盖面也很窄,大多数地区开展的项目主要限于文体活动。
现在见到最多、听到最多的是大叔大妈们的“广场舞”、老年人的合唱团、老年朋友们的晨练跑圈。这些内容,在“文化养老”推广之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寂寞和忧愁。随着“文化养老”活动的深入,对众多有深层次文化需求的老人来说,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二、对束缚“文化养老”瓶颈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民幸福是硬道理,其涵义不仅使人民物质层面感到满足和满意,同时也包括使人民在精神层面感到有价值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过得更加舒心、放心和有信心,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因此,推进都市“文化养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文化养老”工作,除了满足他们物质生活需求外,还应将着力点放到精神文化需求上来。
1.帮助和引导都市老人,树立正确的“文化养老”观念
“文化养老”观念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和文化中形成的,必须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对都市老人在“文化养老”中产生的认识问题,应在思想上给与他们帮助和引导。
一是引导都市老人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养老”不仅是占有文化产品和享受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让“文化养老”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实现。同时,还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培养和教育,引导都市老人把握“文化养老”的价值取向,让他们逐步形成观念先进,品位高尚的文化养老观。
二是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全面提升都市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开展老年素质教育,是老年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正确认识全面提升老年综合素质的教育的意义、内涵。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办成促进都市老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成为服务社会的辐射基地、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要通过课程设置、授课引导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来提高都市老人的综合素质。
三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刷新社会文化心态。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的有关方面,除了做好物质准备,还需要刷新社会文化心态,不要用老眼光对待都市老人生活方式的选择。目前我国每天约有2.5万人步入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慢慢走向人生的黄昏,成为中国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我国社会有关方面,要正确对待因老龄化而带来的社会变化。如:在早晨上班的公交上,有更多的老人占去座位;在医院里,有更多的老人早起挂完你想要的专家号;在餐饮店内,有更多的老人聚餐同乐……都市老年人群日渐“强势”,冲击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的心态,我们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的这种变化。同时,我们还要丢掉传统文化中,人老了,就该安静淡然,不争名利,不扰世相;人老了,就该成为社会的背景而非主角的旧观念。
2.创新“文化养老”机制,增加都市“文化养老”的内容
“文化养老”是用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都市老人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它包括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书画展览、中医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都市老年文化养生的习惯和消费特征,我国的有关部门,应该创新文化管理的机制,不断增加文化养老的内容。
一是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倾听群众意见,对有利于“文化养老”的话要耐心地听,对有利于“文化养老”的事要热心地办。进一步加强都市老人活动教育中心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阵地的文化养老辐射功能,弘扬孝道文化。注重营造符合老年人特点的人文环境,使养老设施大众化和普及化,满足都市老人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不断整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室资源,为都市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服务。
二是为都市老人养生活动提供服务。政府各级部门要积极开展都市老人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内容。充分了解都市老人的生理、心理和兴趣爱好,拓宽“文化养老”的渠道与载体,丰富“文化养老”的内容。政府部门还要积极开展“文化养老”研讨、交流,加强同宣传、文化等部门合作,培育一批具有“文化养老”特色项目和品牌,增加“文化养老”的内容,为他们的养生需要提供服务。
3.各级政府要以人为本,做好“文化养老”服务工作
离退休老人是国家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忽视的群体,整个社会对其极大的关注,努力实现全国老龄委提出的五个“老有”,即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各级政府要为此做好服务。让他们有价值、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一是以人为本,合理安排文化养生活动的场所和空间,尽量减少吵民、扰民的文体活动。如:对前一阵子群众意见较大的“广场舞”,政府有关部门要帮助解决。据市统计局的调查:有70%的市民支持跳“广场舞”,他们反对的只是环境噪声污染。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环境噪声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干预,划定区域,控制音乐音量的分贝,让喜欢“广场舞”群众跳起来。当然,都市老人在欢乐潇洒的同时,也应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妨碍他人的权益,剥夺他人的快乐。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增加广场的功能,不能让“广场舞”一舞独大,使广场成为广大民众休闲的场所。
二是都市“文化养老”服务项目在地理位置上要相对集中,让老年人能够方便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化养生方式。可以在社区内,应地制宜地建造一些养生设施、或与学校联动,利用社区附近的一些学校里的设施,来弥补都市“文化养老”需求的不足。还可创新活动的方式,如:普陀区曹杨街道从2014年起,在社区内组织“夕阳圆梦”活动,让60岁以上的老人,走出家门,看上海的变化。先后有20个居民区,2万多人参加,收集到各类梦想9千多个。街道动员了社会组织和力量,以志愿者的形式,为老人圆梦,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三是根据老年文化养生的特点,服务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大力兴办老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文化养老”多样性需求,让他们在“文化养生”的活动中,感受到服务的周到和细致。如:以社区为基础,开展“老年互助同乐坊’’美食飘香、“爱心书架”为老年读者服务等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即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文化养老”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氛围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发展都市老年文化更是一面镜子,能清晰地照映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都市老年文化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加大“文化养老”投资的力度,满足都市老年文化养生的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文化养老是实现国民幸福的现代生活方式。
三、建立“文化养老”长效机制路径探索
“文化养老”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养老方式。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把自己从老年福利机构的经办人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力量发展福利事业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宏观管理、政策制定、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都市“文化养老”不仅仅是富裕老人享有的特权,它更应该成为所有老年人的一种福利。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涉老机构、街道社区各个层面,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为都市老人“文化养老”创造条件,为建立“文化养老”长效机制而努力工作。
1.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层面应承担的使命
一是政府应加大扶植社区“文化养老”服务的力度,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目前我国已迈入老年人口增长快速时期,将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发展社区“文化养老”服务的要求非常迫切。实施“文化养老”是个民生工程,虽然它不承担提高GPT的责任,但它有社会的使命。政府部门除了直接增加资金投入外,还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有责任按计划地推进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事业,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发挥民营机构的作用,建造“文化养老”设施,满足社区老年居民多元“文化养老”的需求。如:地处长江口的崇明县,引进“蓝卡健康集团”,投入13亿资金,助力社区医疗服务。蓝卡集团分别于平安保险健康保险、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等单位携手,搭建基础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的新体系,实现我国高端医疗专家与基层家庭医生相结合,确保医疗机构、高端科研机构与患者的无缝对接。
二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是都市老年朋友的主要活动场所,建立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中心十分必要。为了解决资金制约的瓶颈,地方政府可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不同类型的“文化养老”服务机构。其一是建立公益型养老文化服务中心,让其通过市场机制寻求发展:其二是建立赢利性文化养老服务中心,让各种社会助老机构通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从而满足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的养老的需求:其三是建立公益与赢利兼顾型的文化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微利多收的供养方式发展养老服务。
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大“文化养老”管理的力度。将文化养老看作是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首先,要建立一个管理机构,负责和指导“文化养老”工作。“文化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和相互支持,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区街道、文化体育等部门的通联合作。因此,这个管理机构必须具备专业指导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切实担当指导和管理的责任。
其次,积极探索建造“文化养老”的配套设施。今后凡是建新居民小区,政府机构要充分考虑到都市老人“文化养老”的需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如:广东省民政厅就联合了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解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的通知》,明确要求按老龄人口增长的比例,安排养老配套建设资金,增加国家对老年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
接着是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专业化服务水平。目前,上海市已经培育了一支约3万人的养老服务队伍。但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均呈现“三高三低”,即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学历低,年龄偏高。怎样解决这“三高三低”?笔者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研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会同人保、财政、教育等部门共同研究人力资源的储备、培训和激励机制,从用工机制、待遇保障、职业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支持鼓励,提高专业化水平。”具体措施是:
首先,要在大中专学校、职业专科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养老护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加强基础建设,为养老服务队伍的“扩容”做好前期准备。上海民政部门承诺,要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形成一支10万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
其次,政府财政部门要研究养老护理人员的岗位补贴。目前,部分区县已对持证上岗提出了要求,并实施岗位津贴、工龄补贴,以此来推动养老护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再次,人保部门要联合教育部门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将“养老护理员”工种纳入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如:家政服务人员参加社区养老服务专项能力培训,或参加养老技能等级培训,经过鉴定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培训费用的补贴。在这些计划、规划为实施之前,我们还要依靠外来务工人员,她们是申城养老从业的主力,当务之急,要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服务技能,让她们有资质、有能力长期服务下去。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专业化服务水晶,是建立“文化养老”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2.社区居民层面应肩负的责任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化养老”氛围。“文化养老”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性强的系统工程。要使现代“文化养老”理念真正建立起来,让都市老年人“走出来、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就必须加强宣传引导。社区居民要增强“文化养老”意识,把推进“文化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为“文化养老”增添活动平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是老年人读书学习、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按照建设好活动中心、扩大老年朋友的参与面、基本满足社区“文化养老”的思路,要不断加强对各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的力度,确保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温馨舒适。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强化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内部管理,推进都市“文化养老”活动平台建设。
三是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都市老年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完善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建设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可以使区内老人获得就近、方便、及时的得到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医疗服务站,可以根据区内老人的需要给予健康指导,定期为高龄老人进行健康检查,以便随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为老人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3.服务主体成员层面应尽的义务
“文化养老”服务主体成员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都市老人,他们是“文化养老”的主体,直接的受益者;二是老年文化工作者,是一群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己的技能为都市老人提供无偿帮助的人员。三是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是老年工作者的补充力量。这三部分人员,他们是杜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各有担当,各尽“文化养老”的义务。
一是都市老人,他们是“文化养老”的主体。应该不断地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正确认识“文化养老的内容和形式。“文化养老”的形式内容多样,不光有动态形式的“广场舞”、晨练跑圈、老年大合唱,还有静态形式的琴棋书画、阅读养生,还有贴近时代的电脑上网、数码摄影、照片修饰等方式等,均属于“文化养老”的内容。另外,居民小区还可创新社区文化,丰富老年生活。如:上海中远两湾城的第三居委会,推出了“社区文化庙会”,满足社区老人的养生需求。其实,只要都市的老年朋友,抱着平和的心态,融入都市老人群体,积极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养老活动,增加老有所乐的情趣,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都能为自己勾勒出一幅健康长寿的美丽图画。
二是老年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养老”的引导者、组织者。他们是一批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的老年工作者。他们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多方面的文化技能,与都市老人进行交流,培养都市老人爱好文化的兴趣,无偿的为老人提供服务。老年文化工作者还要树立“文化养老”的新理念,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拓宽文化养老的渠道。
三是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是老年工作者的补充力量。他们不仅为老年人,也为中青年人提供了养老保障的支撑点,同时丰富了养老保障的内容,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情感。有学者提出:组织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可以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互济互助,即你今天参加为他人服务,用以换取明天他人为你的服务的时间。这种服务所花费的劳动,可以时间为单位记入个人服务储备账户,等到自己年老需要接受他人服务时,就可以从自己的服务时间储备账户中支取等值的服务时间。
建立都市“文化养老”的长效机制,既需要政府从体制机制的层面上加以保障,更需要社会团体包括都市老年朋友在内共同努力,合力打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养老理念,为都市老人搭建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的活动平台,满足都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实现自我追求,享受“文化养老”的快乐,从而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愿望。
四、结束语
“文化养老”水平的提高是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市老人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更需要精神上的追求,而“文化养老”具有提振都市老人精神生活的独特功效,对提高他们的生命活力和生存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今,在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的时刻,“我们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也需要刷新社会文化心态,恬淡是美,泼辣也是美,不要用固有的理念与思维,束缚都市老人对夕阳红的点染。”
建立都市“文化养老”长效机制,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关心和支持,让全社会树立养老公益意识,形成一种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发扬光大,让都市老人都能享受“文化养老”的快乐,颐养天年、益寿延年。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晓英.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社区文化养老方式探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2.黄佳豪.文化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l(2)
3.唐晓英、东波.社区文化养老方式的实施路径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ll(5)
4.韦庆辛,“文化养老”初探[J].黑河学刊,2012(9)
5.王英梅、王晋京主编.“中国梦”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6)
6.丁光勋.关于我国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M]上海:上海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编《2013年优秀论文选编》,2014(1)
7.王婷婷.浅析如何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M]上海:上海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编《2013年优秀论文选编》,2014(1)
8.张骞.沪人均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全国居首[R].新闻晚报, 2013425,Al03
9.李光金,解决养老难从政策配套开始[R].上海老年报, 2013ll30,第3版
10.金桥.创新社区文化,丰富老年生活[R].上海老年报,2014510,第l版
11.姚丽萍.养老护理能否“员工制”、“职业化”[R].新民晚报,2014717,A8版
12.龚建星主编(老少咸议).“广场舞”该怎么跳?[R].新民晚报, 2014720,B13版
13.曲哲涵.致我们终将到来的黄昏[R].上海老年报,201489,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