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蓝色信念”,筑梦“海洋强国” ——人文学院退休教职工支部与结对学生支部联合开展“红色寻访”主题党日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105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海洋强国建设成果,强化党支部组织力建设,促进结对支部间的交流学习,1124日,人文学院退休教职工第一、二党支部及其结对的学生生活园区第二十、五十三党支部联合前往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展“红色寻访”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红色寻访”主题党日主要前往航海历史展区和海洋展区这两个展馆内进行参观。在航海历史馆中,全体党员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追溯了由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中国航海活动的发展历程,不仅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感叹于科技强国思想引领下我国在海洋探索领域不断取得的重大新突破。在海洋展区中,大家了解了广阔海洋数十亿年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党员同志充实了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开发、海洋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国海洋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既是对中华民族灿烂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精神的弘扬,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的实践学习。此次活动意义深刻,师生们收获满满。

 

航海博物馆的重要文物非常多,几个小时的学习也才只是中国航海成就的冰山一角,可仅这一隅,却足以给予我们无限的震撼。退休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丁光勋老师回顾参观经历时谈到,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福船采用“黑舶五青案”船型的传统水密隔舱工艺,一道道隔舱板将船分为数个彼此独立且不透水的水密隔舱,曾助郑和驰骋海洋,至今仍广泛运用在制船业;“大明混一图”行政区域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着重描绘了明王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置,镇寨堡驿、渠塘堰井、湖泊泽池、边地岛屿以及古遗址、古河道等共计一千余处。图上欧洲和非洲地区描绘得都很详细,绘制得也很规整,而且笔法流畅,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国宝级珍贵文物;北洋海军成军纪念金杯中西合璧,西式造型,富丽优雅,并以传统中国腾龙为纹,不失皇室威严,可以想象时任海军衙门会办大臣的李鸿章从首任海军大臣的醇亲王奕譞手中接金杯时的踌躇满志;春秋战国时期的木舟、三公斤重的纯金船模、轮船模型、解放战争使用的渡江土木船……一件件实物展现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展馆对增强民众的海洋和航海意识,展现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技术及其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弘扬中华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具有积极意义。

学生党员纪志晴感慨道,此次活动,我们关注海洋、关注航海。在参观航海博物馆时,我们深切体悟到了海洋的庞大与祖国的伟大,也对航海知识有了更理性的认知。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学生生活园区第二十党支部牵手学院退休老党员们在红色寻访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老党员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理当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树立正确的国土意识与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带着祖国的热切期望奋勇向前!

刚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吴佳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航海大国的雄厚实力,从最早的舟筏到郑和下西洋,再到如今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相关装备,中国航海发展突飞猛进。中国通过海路不断走向世界同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名大学生,站在新征程起点上,要从红色记忆和航海精神中汲取前进动力,如同600多年前的郑和,毅然走在时代前列,坚信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英雄的气魄直面挑战,以坚定的信念把稳“船舵”,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才能确保承载“中国梦”的巨轮朝着正确方向勇往直前。

学生生活园区第二十党支部书记刘丝云回顾此次参观学习并谈到:一件件文物,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诉说着异彩纷呈的航海故事,展现出我们海洋建设的成果,谱写出中华民族拼搏进取的灿烂画卷。“福船”的工匠精神、独木舟到现代航母的创造发展、海产的开发经营……对海洋的探索,是我们不畏艰险、开拓进取英雄气概的见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青年党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要力量,自当接过火炬,以先锋的志气和勇气,续写祖国辉煌。

 

此次“红色寻访”主题党日活动,不仅帮助师生们了解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现代海洋发展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也促进了结对党支部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了支部和党员之间的友谊。

 

             (供稿:人文学院关工分会)